我是一棵长在岩棉里的西红柿,我的名字“梦露”,我的家是一块巴掌大的岩棉块,自从去年10月份被播下种子后,经过六个月生长,我已经长到3.5米高的大个子,我还要继续长,为迎接第十四届菜博会开幕作准备。
我在这里一点也不孤单,这里有来自我们西红柿家族的100多个品种,像“满堂红”、“皇冠”、“红贝贝”等兄弟姐妹在农民朋友中间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的阵势也很壮大,共有4600株兄弟姐妹,占地2046平方米。我们排列整齐,栽种高度也一致,等过几天工作人员给我们修剪枝蔓时,就会看到我们结的果实横看成行,竖看成列。
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高端”:我们从来不吃杂乱的肥料,只喝配兑好的营养液;在我们头顶上还装有补光灯,来促进我们生长;我们不再扎根泥土,整个生活环境是非常清洁的,这样会减少病虫害对我们的侵蚀;我们脚下的地面上,铺着白色的地布,还有平行的两根铁管作为采摘车导轨,采摘车可以自由升降,等我们长成8米的大个子时,也不怕工作人员够不到我们。在大厅的角落里,散布着我们的“空调”,湿度、温度、水肥等各种参数都在那里调控,你看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不是非常星级化!
我们的生活模式和设施是从荷兰引进的,引进人员看中它的省空间、高产出、高效益三大优势。听工作人员说,普通大棚种植西红柿,一般每年种两茬,每茬植株能长到三四米左右,而荷兰模式大棚的西红柿几乎可以无限生长,在植株的寿命周期内,植株能长到10多米长,这样就减少了一个种植培育期,产量自然可以提升。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还减少了人力需求,一个占地10亩的荷兰模式大棚,4个人就可以管理经营,而国内一亩大棚平均用工是2个人。
这种采取全封闭生产、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实现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给你们带来了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经常听到工作人员说,“虽然荷兰模式前期投入比较高,但它的产出效益也高,这是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
说到我们这种先进的种植模式,还得归功于科技的发展,为此这一届菜博会新增设两个面积同为1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展厅。其中九号厅为最具推广价值的蔬菜品种展示及最有潜力的蔬菜种苗繁育栽培、植物保护技术展示厅,厅内实行信息化管理,机械化操作,水肥一体化生产。十号展厅为蔬菜前沿栽培技术展示厅,集中展示现代农业领域最为先进的栽培模式和前沿技术。植物工厂、现代阳台和蔬菜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应用;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将组团亮相,潮汐式灌溉栽培、气雾栽培、低段密植栽培、工厂化育苗流水线等多项前沿技术,使整个温室展现出现代农业的气息。
来源:寿光菜博网
整理:寿光阳光旅行社